返回第六十六章 龙山大战之序幕(1 / 2)大明之北洋称霸首页

原本历史上碧蹄馆大战之后双方谁都说不出胜负来,至多不过是明军被承认的事实就是辽东镇惨胜,三千李成梁时代起李家纵横辽东的家丁骑兵就在这一战中几乎全军覆没,同时也以为此日后的李如松心灰意冷日渐消沉,在和土蛮的一次作战中由于新招募的骑兵没有之前的强横导致了李如松的战术失利直接造成了李如松惨败身死的结局,这也令日后辽东的努尔哈赤看到了崛起的希望不过历史在这里再次绕了个大弯子,随着小早川和高桥统增阵亡,立花宗茂还是逃脱后,逃到了龙山要塞,但是石田三成并没有来处援军以至于最后演变成大型添油战,因为原本时空倭寇当时尚且控制着王京这个标准的战略城池,但是现在倭寇的汉江防线告破,而后方的王京又被朱以歌给偷袭得手,所以腹背受敌的石田三成再也没有底气前往碧蹄馆和李如松斗气了。

去少了吧!人家骑兵的战斗力还真不是自己能扛得住的若是你倾巢而出吧,好吧人家朱以歌正等着呢直接就将你在京畿道一代最后的据点龙山给占了到时就想跑都来不及了,龙山位于朝鲜东北部控制住此地退尚可从江原道绕道退往庆尚道和全罗道,反正有朱以歌这么一下子直接南下忠清道是不可能了,所以龙山的位置尤为重要,到了这个时候石田三成正在考虑的不是进攻反而是退路了,他可不像是一般的倭寇将领一般狂妄自大,能号称足智多谋的他自然战场上的形势还是认得清楚,所以石田三成没有理会跪在阶下哭诉的立花宗茂,而是眉头紧锁,一脸阴沉的看着地图久久不语

不过此时正在王京休整的朱以歌也从夜不收的手里接到了白天的战报。看罢后,朱以歌在稍加思索就知道碧蹄馆没有演变成大战看开还是自己的缘故,身边就卧着一只猛虎,谁又敢放心的倾巢而出呢!想到这里朱以歌不由的有些自豪心道:“身为穿越者,咱也是能影响历史的人嘞!看来也算是不虚此行那!”

“将军!还请求您火速发兵那,小早川君和高桥君等八千多勇士的血不能白流哇!”立花宗茂声情并茂的哭诉道。

“是呀,将军!明军若是占领了碧蹄馆那么他们的李部和朱部两支军就会汇合在一起,届时我们的处境就更加危险了,不如趁着他们还没有会和之际,先挑选一部进行歼灭再途后效如何?”小早川秀包双手攥着全都建言道。

要说为什么小早川秀包如此心急的为隆景报仇呢?这还要从毛利家族说起,现任的毛利家的家住乃是毛利元就的嫡长孙毛利辉元,比小早川秀包大上十几岁。但是这里又是涉及辈分的问题了,毛利元就生有九子,其中长子毛利隆元也就是毛利辉元的父亲,而三子则是小早川隆景,而第九子小早川秀包则是毛利元就七十一岁高龄得子的,所以小早川秀包无论是才能和年龄都深受毛利元就的喜爱,尤其是小早川秀包还善于铁炮术也就是火枪战法。

由于大侄子毛利辉元身体一直没好依然留在大后方修养,所以前方的毛利家做主之人实际上就是最年长的小早川隆景主持了,而且小早川隆景年纪本来就长秀包许多因此也就造成了长兄幼第的情况,对秀包的疼爱不减其父。

所以一是毛利家在朝鲜的主事之人身亡再加上自己的侄子大将西乡隆二军团几乎全军覆没,再加上个人感情所以秀包无论如何也要劝谏主帅出兵报仇。

“嗯”石田三成抬起头来双眼凝视着小早川秀包,那双炯炯有神的双眼仿佛就要刺头别人的心房,令人不敢直视,沉吟了一声缓缓说道:“小早川君,我本人对于你兄长的玉碎深感遗憾,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军依然毫无胜算了,你们遇到的仅仅是李如松的部队,但重要的是此战若要打那么明国的朱以歌部才是真正的大变数,此君较之于李如松更难对付百倍,明军的战斗力之强横我平生未见就连我都无信心打赢此战了,所以我军的最好的归宿也只能是将这剩余的六万多勇士平安的带回日本我等再向关白大人请罪吧,你们明白吗?”

“哈哈伊”小早川秀包虽然有些不甘心但是他们也不是傻子,最终理智中级战胜了仇恨,用六万人心惶惶的残兵进攻对方十多万气势如虹的明军是战或是撤,就是不通战事都应该知道吧,更何况毛利家的血不能再流了,剩余的两万多人已经是毛利家最后的精华了,所以小早川还是选择了无奈的服从。

所以这一句话一出,很残酷的就将这些将领们拉回了现实打醒了他们,见到众人黑着脸不语,石田三成又出言安慰道:“诸君不必气馁,我军若是能将这六万多老兵带回国内的话,不出数年还能再练就出十多万的大军,届时若是关白大人信任,我石田三成依然会率领各位杀回来,为各位死去的亲友同袍报仇雪恨。”

言方毕,底下跪坐着的将领们的脸色才稍减好转,此时就是石田三成也是无奈的叹了口气了,接着说道:“既然诸君已经认清现实,那么我就来说说接下来的安排吧!王京西北部和京畿道北部汉江一代全被李如松部占领,而王京和王京以西以及我军所在的龙山以南也全然被也全被朱以歌部占领,那么我军从京畿道直接南下忠清道这条路算是堵死了,而走西边的海路也算是没用了,那么只能剩下一条路,我军的东面尚无敌军。不过本帅担心东面或许是敌军故意放出的一个缺口,明国的兵法有一种围三缺一的说法就是围困敌军要放出一条生路来,以使守军抵抗意志减弱,若守军从此生路逃脱那么敌军骑兵或是伏兵也能从容在野外聚歼。这就是明国奇妙的兵法果然高明,想来这东面虽然看似好能从江原道绕道走但是谁知道李如松部的骑兵会不会出现在这里,所以我意以为应该依仗龙山要塞的天险抵挡住明军进攻,在以全罗道和庆尚道的朝鲜的投降军为援军待战事胶着之时牵制住敌军主力后我军主力这是就可以安枕无忧的从东面撤退了”

“纳尼?”

“这”笔趣阁sk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