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隋—薛举、薛仁杲传(二)(1 / 2)败寇列传首页

私自杀戮朝廷命官,并且还公然纠集叛匪势力搞起义,朝廷是有点看不下去了,这陇西可是重要的经济通道,要是让薛举这样的不法分子占领了,以后还怎么和外邦外域做买卖?更何况河湟地区还是重要的牧区,没有这天然的放牧场,战马还怎么培养?朝廷做了打算,说什么也要把薛举干掉。

而这个征讨重任就落在了皇甫绾的身上。

朝廷给了他一万多兵马,要他速战速决,不能拖沓,皇甫绾在接到这个命令之后,马不停蹄率军直奔陇西。

在来到陇西以后,皇甫绾做出了自己的战略不说,他将这一万多人马全数屯扎在枹罕,以静制动。

薛举也一早就打听到了皇甫绾带兵到来的消息,于是拣选了两千多精锐人马准备偷袭皇甫绾在枹罕的大营。

结果在走到赤岸的时候,遇到了皇甫绾严阵以待的人马,薛举一看势头不妙,当即停了下来,不再前进。

薛举心想:八成是皇甫绾知道自己回来袭击大营,所以想要用守株待兔的方法来让自己落入圈套,还好自己没有上当,不然就不能够活着回去了。

双方就这样在赤岸附近一直僵持了一段时间,谁也没有主动去挑衅谁。

就在双方陷入僵局的时刻,天空中却突然兴起了狂风暴雨,霎时间天昏地暗,不辨敌友。

当时的风向是顺着皇甫绾这边的,可是他却没有趁着这上天赐予的便利发动对薛举的进攻,而是准备打算等待暴风雨过后与薛举的人马决战。

薛举当时心里也很慌,这种逆风的局面,很担心皇甫绾来个全军出击,到时候想跑都来不及。所以他故作镇定,让军队保持阵型不动,其实心里已经慌作一团。

或许是上天被薛举这种“临危不乱”的行为所感动,转瞬之间,便改变了风向,由原来顺着皇甫绾大营吹改成顺着薛举这边吹。

风云变幻只在刹那之间,天昏地暗再度降临之后,是皇甫绾大营中人心躁动的时刻,所有的士卒变得开始紧张起来,他们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眼见形势逆转,薛举二话不说,率领两千多精锐,趁着皇甫绾的人马还在躁动的时候,直扑而去。

皇甫绾一看形势不妙,仓促率军迎战,结果被薛举斩杀于阵中,而所带隋军也全军覆没。

枹罕一战,让薛举声名大噪,当时岷山起自甘肃省西南延伸至四川北部一带的羌族首领钟利俗听闻薛举击溃隋军的壮举,带领部族两万多人前来投奔。

这一下可让薛举高兴的不得了。为了纪念这历史性的一刻,薛举当即晋封自己的大儿子薛仁杲为齐王,次子薛仁越为晋王,而大将罗宗睺则加封为义兴王,划归到薛仁杲麾下担任参谋。

趁着得胜之势,薛举再度出兵进攻陇西以南的鄯州其辖地包括今清海海东市乐都区,西宁市,湟中县等地和廓州治所位于今青海海南州贵德县,并在数日之间将其拿下,一时之间陇西全境几乎都成为了薛举的地盘,而他的人马也从原来的土匪强盗集团渐渐变成了一支拥有十三万之多的正规部队。

义宁元年公元617年丁丑在统治了这整个陇西之后,薛举开始盘算起了当皇帝这事,在陇西的大城市兰州,薛举决定,他要取隋代之,僭号自立。

原先薛举在起兵之初,就已经定了自己的国号为“秦”,那么他称帝自然也就是大秦皇帝。

为了仿效中原,薛举还册立自己的妻子麴q氏为正宫皇后。

麴姓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比较古老的姓氏,姓氏人群少的可怜,基本属于是珍稀姓氏,而麴姓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它本脱胎于周代的姬姓当然也有说法说麴姓脱胎于鞠姓,其活动区域大致在陇西的西平和金城,而历史上还有麴氏建立的王国麴氏高昌国,可谓是历史久远。

除了封后,薛举还不忘把自己已故的老母封为皇太后,并且还有模有样的学着中原的皇帝们,给自己的老母盖了一座规模不小的陵寝,并且在兰州城以南修了宗庙,方便到大型节假日进行祭扫活动。

当然,既然当了皇帝,那就不能不立太子,太子乃一国储君,是未来皇位的合法继承人,不提前定了这事,怕是那天来个突发情况,到时候自己苦心经营的基业拱手送人,这可就不太好了。

在薛举所有的儿子里面,最有出息,也最像薛举的就是他的大儿子薛仁杲。

薛仁杲从小魁梧雄健,而且舞枪弄棒,骑马习射方面,更是不落薛举之下,颇有乃父之风,甚至当时薛举的手下还给他起了一个“万人敌”的绰号。

薛举虽然出身豪门富户,但是却没有什么长远的政治眼光,他认为儿子像老子这才是自己最欣慰的事情,也正是由于这种错误的教育直觉,让他选定薛仁杲继承自己的衣钵,成为自己大秦国的太子。

成功当上太子的薛仁杲为了表示感激之情,成功帮他老爹薛举夺下了天水郡。青青qingx